养殖水环境中水质与底质的关系和改良方法
2016-1-18
来源:未知
点击数: 2583          作者:未知
  • 当前养殖水环境常见的水质有底肥水肥、底肥水瘦、底瘦水瘦、底瘦水肥四种状况,由于施肥的种类、数量、时间和处理方法不同也产生不同的效果。底质好,水质自然好;水质好,底质不一定好,健康养殖是从综合调控底质与水体水质开始,底质和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鱼类能否健康生长。不良环境是养殖鱼类发病的主要因素,致使底质改良为中心的水质管理已成为当今养殖的核心技术,所以底质和水质的好坏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1、底质恶化的原因

    随着水产养殖密度的不断增长,以消耗大量高蛋白饲料及污染池塘自身和周边环境为代价来维持生产的养殖模式,破坏了池塘原有的生态平衡;加上养殖户为了防治鱼病,大量使用杀虫剂、消毒剂、抗生素等化学物质在池底沉积,形成黑色污泥,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厌氧微生物占主导地位,严重破坏了底质的微生态环境,导致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恶化底质,从而危害养殖鱼类。

      2、底质与鱼病的关联

    在较多淤泥的池塘中,有机质的氧化分解会消耗掉底层的氧气,造成底部处于缺氧状态。在缺氧条件下,厌氧性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池塘底部的有机物质而产生大量的有毒产物,对养殖鱼类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并且会在水中不断积累,轻则会影响鱼类的生活,饵料系数增大,养殖成本升高,其中NH3NO-2、H2S都能引起鱼类的暗浮,NH3含量高时,导致各种鱼类的出血病;NO-2易诱发草鱼出血病。另一方面,当底质墨化有害菌会大量繁殖水中有害菌的数量达到阀值(106/ml)时就地发病,如由鳍水气单胞引起的溃烂病,荧光假单胞菌引起的赤皮病,点状气单胞菌引起的肠炎病和打印病等。


    3、底质与水质的关联

    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质,水质的好坏是底质的表现形式。水中藻类的繁殖所需要的营养一部分来源于底泥缓慢释放。藻类的生长不仅需要NP等营养,而且需要CaMgFeMn有机酸等微量营养而在有机质含量高池塘,底质酸化严重,CaMgFeMn等微量元素以不溶性盐的形式沉积于底泥难以释放,导致营养失衡;当优势藻类被抑制后,水体生态平衡极易破坏,寄生虫、轮虫等大量繁殖和蓝藻、甲藻等劣势藻类繁殖过盛,形成富营养化,使水质恶化。


    4、底质改良的方法

    如何改良底质,以有机物的多少来划分底质有“底瘦和底肥”。底瘦的池塘通常是新塘或清淤翻晒过的养殖池潭,池塘底部有机质少,微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底瘦水瘦的池塘,藻类数量少,饵料生物缺乏,溶氧量往往比较低,水体易出现浑浊或清水,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大量浮游动物出现,使用“杀虫剂”局部杀灭浮游动物,可施“氨基酸培藻素”和“长丰生物鱼肥”补充底部和水体的营养物质,调节底部菌相平衡,建立有利于水质的微生物部落。浑浊的水体,应先用“净水宝”处理,并在肥水同时连续使用增氧产品2-3天,保证肥水过程中水体溶氧充足。

    底瘦水肥的池塘,活物饵料丰富,藻类数量多,水体的溶氧丰富底部供应的营养不足,这样的水质难以维持,容易出现倒藻,可施用“浓缩复合芽孢”和“EM菌”补充底部营养和有益菌群的数量。

    底肥的池塘,淤泥特别多,有机质相当丰富,同时底瘦的养殖池塘随养殖过程的进行,残饵、粪便、动植物尸体等会越积越多,形成淤泥变成底肥的池塘。

    底肥水肥的池塘,水体粘稠物质多,自净能力差,底层溶氧不足,底泥发臭,先使用“速效净水灵”净化水质或开增氧机,提高底泥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有益菌的繁殖。水肥的池塘要防治盲目用药,改用降解性底质改良剂代替吸附性底质改良剂,可施用“氨基酸培藻素”和“浓缩复合芽孢”定向培养有益藻类防治水体老化。

    底肥水瘦的池塘,水体营养不足,藻类生长受限制,水体溶氧量低,底层易出现“氧债”,有害微生物易繁殖,这种情况,需要底层充气,提高底泥的养化还原电位,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同时施用“长丰生物鱼肥”“ 氨基酸培藻素”提供丰富的营养,培养有益藻类,防止盲目使用杀虫剂,消毒剂。

    目前用于改良水质底质的产品主要有“速效净水改底王”、“亚硝速降”、“解毒净水营养素”。

    总的来说,养鱼先养水,养水先改底,改良底质才是根本。从池塘底部人手,合理使用底改产品,有效并持久维护好水质,不仅预防鱼病,还可以增产增收。

热门评论
  • 暂无信息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2023 湖南省鑫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