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藻门
绿藻门形态构造
运动的细胞常具2条鞭毛,少数为4条。(2个伸缩泡,眼点1个)除少数种类无细胞壁外,绝大多数都有细胞壁。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果胶质。细胞核1个,少数种类多个。色素成分与高等植物相似,有叶绿素a、b、叶黄素和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叶绿素占优势,因而植物体呈绿色,故名绿藻。色素体形态多种,有盘状、杯状、星状、带状和板状等,且常具一至多个蛋白核。色素体和蛋白核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常为分类的依据。同化产物为淀粉。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3种。常见细胞分裂,此外还有游泳孢子、似亲孢子等。有性生殖有4种。
常见种类:
小球藻 :植物体为单细胞,小型。单生或聚集成群,群体内细胞大小很不一致。细胞球形或椭圆形。细胞壁或厚或薄。色素体1个,周生,杯状或片状。蛋白核1个,或无。以似亲孢子繁殖。似亲孢子经母细胞壁破裂释放。小球藻己进行人工培养,作为养殖贝类、虾类等幼体的饵料。
培养条件:小球藻通常使用SE培养基(SE Medium)和Pr培养基(Pr Medium),也可以使用BG-11培养基(BG-11 Medium)培养。
小球藻既可以进行自养培养又可以进行异养培养。传统的多采用自养培养,小球藻的自养培养既可利用自然光照,也可以利用人工光照,培养基主要由无机化合物组成,最适pH 值为 6.5~7.5,最适光照强度为36~90μmo l/( m2·s),温度为 20~30℃。研究表明,pH值是影响小球藻生长的重要因素,光照强度和通气量通过影响小球藻光合作用强度而调节小球藻的生长。光能自养的培养方式目前包括开放池培养和封闭式培养。前者设备简单、技术含量低、投资少,但产量低且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后者主要有密闭发酵罐和玻璃管道光合生物反应器培养两种方式。较之前者,封闭式培然异养培养后的小球藻的营养成分含量有所降低,但在相同培养时间下,单位体积异养藻的收获量是自养藻的10 倍。所以,异养条件下单位体积小球藻单细胞蛋白产量仍要高于自养小球藻。
盐藻 :单细胞。具2条等长顶生的鞭毛。色素体杯状,近基部有一个较大的蛋白核。一个大的眼点,位于细胞前端。因无纤维素细胞壁,在运动时,形状为梨形、椭圆形、长颈形等变化不一。细胞核1个。我国沿岸习见种类,生长在潮间带高盐度的石沼里,营浮游生活。是经济动物幼体的饵料,己进行室内培养,作为某些经济动物人工繁殖幼体的饵料。也是未来工业上提取光合色素和糖蛋白的理想种类。
杜氏盐藻是单细胞的浮游植物,其藻体为卵圆形、椭圆形或梨形,长18-28μm ,宽9.5—14μm,运动时体形有变化,在不同的盐度、光照、温度等环境下其形态变化较大。这是因为杜氏藻没有纤维质的细胞壁,外形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蛋白核及淀粉粒也随环境不同而有变化的缘故。杜氏藻细胞前段一般呈凹陷状,在凹陷处有两条等长的鞭毛,鞭毛比细胞长约1/3;藻体内有一杯状色素体,色素体内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以β-胡萝卜素为主) 。
在生活条件不良时产生血红素,藻体呈红色。由于其独特的颜色,会把湖水染成红色或粉红色。在西非塞内加尔首都以北35公里的瑞特巴湖,就因为杜氏盐藻的作用,把湖水染成独特的粉红色,使其得到“玫瑰湖”的外号。
扁藻 :单细胞,纵扁。正面观椭圆形、心形或卵形;侧面观对称或不对称,狭卵形或狭椭圆形;垂直面观椭圆形或近长圆形。细胞壁薄而平滑。细胞前端中央具4条等长的鞭毛,其长度等于或略短于体长。伸缩泡二个或不明显。色素体大型,杯状。蛋白核一个,球形或杯形。眼点一个。细胞核一个。淡水、海水中都有分布,在我国已进行广泛培养,作为经济动物幼体的饵料。
生存条件:
1、盐度:亚心形扁藻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盐度为8-80的水中均能生长繁殖。最适应的盐度范围在30-40之间。
2、温度:亚心形扁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也较广,在7-30℃范围内均能生长繁殖,最适范围为20-28℃之间。
3、光照:亚心形扁藻在光照强度为1000-20000勒克斯范围内都能生长繁殖,而最适光照强度约在5000-10000勒克斯之间。
4、酸碱度:一般在PH值6-9范围内均能生长繁殖,最适范围约在PH7.5-8.5之间。绿藻门的种类在含有有机质丰富的水中生长良好。
卵囊藻 :单细胞或群体。群体常由2、4、8或16个细胞组成。包被在胶化膨大的母细胞壁中。细胞椭圆形或长圆形。细胞壁平滑,常在细胞两端中央增厚成为短而粗的圆锥形突起。多数种类具1-5个色素体,各具1个蛋白核或无。n以似亲孢子进行繁殖。多生活在各种淡水中。在有机物丰富的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见。
栅藻:细胞纺锤形、卵形、长圆形或椭圆形等。 常由4-8个细胞组成群体,极少数为单细胞。群体中的各细胞以其长轴互相平行,排列在一个平面上,互相平齐或交错,也有排成上、下两列。每个细胞具1个周生色素体和1个蛋白核。 是淡水中极为常见的浮游藻类,在湖泊、池塘、沟渠和水坑等,静止小水体更适合其生长繁殖
盘星藻:盘状,星状,营浮游生活。由2-128个细胞排列成为一层细胞厚的群体。边缘细胞常具1、2或4个突起。细胞壁平滑,或具颗粒或网纹。幼小细胞色素体周生,圆盘状。蛋白核1个;随细胞成长而扩散,具有多个蛋白核。成熟细胞具1、2、4或8个细胞核 。本属种类分布广,在各种内陆淡水水体中都可见到,如湖泊、池塘、积水等水体几乎都有生长。
水网藻 :大型网片状或网袋形绿藻,肉眼可见。细胞长筒形,每一网目由4-6个细胞组成。幼细胞内含有一个片状色素体,一个蛋白核和一个细胞核。老成之后,色素体呈网状,甚至分成多数的小块。蛋白核和细胞核的数目也随之增加。分布很广,在湖湾、池塘、沟渠等处常可见到。养鱼池大量繁殖时可引起水质清瘦并使仔鱼缠结致死。
刚毛藻:分枝丝状体,具顶端和基部的分化。植物体以基部假根分枝固着在基质上。 分枝为互生、对生型,有时为双叉型、三叉型,分枝宽度小于主枝,至少顶端略细小。细胞圆柱形或膨大。多数种类壁厚,分层。具多个周生、盘状的色素体和多个蛋白核。本属种类大多对高pH值较敏感,为高pH值的指示生物。n淡水、海水和半咸水中皆有分布。在静水、流水等各种水体中分布很广。
水绵:长而不分枝的丝状体,偶尔产生假根状分枝。细胞圆柱形。色素体1—16条,周生,带状,沿细胞壁作螺旋盘绕。每条色素体具一列蛋白核。本属与双星藻主要区别是;色素体为带状螺旋形还是星芒状 。分布极为广泛。
生态分布和意义
绿藻约90%生于淡水,仅约10%在海水中生活。浮游种类如小球藻、扁藻、杜氏藻等是海产经济动物幼体的重要的饵料。淡水中的绿藻不仅种类多,其生活范围十分广,除了江河、湖沼、塘堰和临时积水中有绿藻分布外,阳光充足的潮湿环境,如土表、墙壁、树干、甚至树叶表面都能见到不同种类的绿藻。在水体净化,水环境保护方面也具有一定意义。丝状绿藻俗称为“青泥苔”或“青苔”,特别是刚毛藻、水网藻、水绵等丝状绿藻可在管理不善的养殖池塘大量发生,是养殖池塘的害藻,一方面可与其他藻类争夺营养和生活空间。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