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鱼》魏友海 编辑整理
本周进入处暑节气。“处”为止,处暑即暑期结束。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渔谚有云:处暑鱼速长,管理要加强,饵料要增加,疾病早预防。
处暑节气,正处夏秋之交,气温有所下降,早晚温差逐渐加大,而水温正适合鱼类生长,此时鱼类摄食旺盛,生长快,因此要注意根据鱼类摄食情况,加大投饵量,以促进鱼类生长,增强鱼类体质和免疫力,安全度过“白露心”,获取今年水产养殖丰产丰收。
一、投饵管理:
第三是掌握好饵料的投喂量与投喂时间。根据鱼类品种、规格、数量以及天气等确定日投饵量,一般以鱼类每次在2小时左右将饵料吃完为度,或观察到80%~90%的鱼吃完游走即可。处暑节气水温适宜,日投饵量在鱼总重的4%~5%。每天投喂的时间应相对固定。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上午8―9点和下午4―5点投喂两次,让鱼类在池水高溶氧条件下吃食,以提高饵料利用率。
此外,现在养殖场多采用投饵机投喂颗粒饲料,可设置食台。食台以木杆和帆布搭建成三角形或方形,沉入水面下30厘米左右,并套以绳索以便拉出水面检查。通过设置食台可以及时、准确判断鱼类的吃食情况,还有利于清除残饵、消毒食场和防治疾病。
二、投饵注意事项:
①注意要按“慢―快―慢”的方法投喂。投喂时间与池塘内鱼多少有关,如果塘内鱼多,投喂时间相对长一些。投喂时间还与鱼的种类有关,如草鱼吃食速度快于鲤鱼,而鲤鱼又快于鲫鱼、鳊鱼。②注意天气变化,及时观测水中溶氧量。当气压偏低、天气闷热、水中溶氧量低、鱼类浮头时,不要投饵。一般在日出两小时后,当水中的溶氧量达到4毫克/升以上时可进行投喂。③注意防病治病时的饵料投喂。在对池塘泼洒药物进行消毒时,应注意适当减少饵料投喂量。当投喂药饵时,应在投喂前1天减少饵料投喂量,使鱼处于“半饥”状态,以增强鱼对药饵的摄食能力,起到防病和治病效果。
夏秋之交的“处暑”至“白露”前后,鱼类最易发生浮头、泛池而死鱼。养鱼人常说:养鱼有“二怕”,一怕鱼病死,二怕鱼泛池。泛池死鱼对渔业危害极大。
三、防止泛池:
四、病害防治:
到了处暑节气,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温差变化较大易引发鱼病。渔谚说:处暑尾、白露头,鱼死起来不断头。从池塘养鱼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来看,立秋之后鱼病就进入又一个流行高峰期。因此,要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积极措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通常采取“外消”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来预防病害发生。平时每半个月用消毒剂在食场周围泼洒消毒,也可在饲料中加入大蒜头(按100千克饲料加0.5千克大蒜头的量)、食盐(按100千克饲料加1千克食盐的量)来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此外,可用商品灭菌药、杀虫药来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
暂无信息